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心理专家李教授为各位讲解《你不想让孩子做的事情,他越想做怎么办?》
作为家长,相信下面这些场景,你肯定是不陌生的。当你跟孩子说别买校门口的垃圾食品的时候,他当天可能就忍不住偷偷地买来吃;当你说写作业的时候不要那么多小动作,他肯定是动来动去;当你说小心点,别摔倒,她可能十有八九还真会摔。
为什么会这样? 是孩子故意跟我们对着干吗?其实不是。
军事化管理学校,励志教育学校
1985年,哈佛的心理学教授魏格纳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17名孩子在接下来的5分钟时间里,可以想任何事情,但是就是不要去想一只白熊,结果,每当他们试着去想别的事情的时候,他们的思维就会不由自主地回到了白熊的身上,越是不想让我们想的一件事,我们就会越去想他,魏格纳把这个效应称为讽刺性反弹。 这个讽刺性反弹就是著名的白熊理论。
这个讽刺性反弹可以解释现代人的很多失败的事例,比如说睡不着觉的人,越想自己不能失眠,就发现自己越清醒;减肥的人,越节食,越容易吃得更多;越是努力不想打翻盘子的服务生,越可能把东西洒到了客人的身上;越是禁止两个人谈恋爱,就越发现他们爱得不可分割。 压抑人的本能的时候,就会产生这种讽刺性反弹的效益。那为什么这种压抑想法是行不通的呢?因为当人的大脑在处理“不要去想”的时候,这种刻意抑制其实是给人带来压力的,人就会处于愈加紧张、疲劳和烦乱的状态,其实人的自我控制是很容易失控的。同时当人们试图摆脱这种想法,却又不断地把这个想法回到脑海中,人们就可能会认为它其实是真正需要被关注的重要信息。 比如说,我们知道飞机失事发生的频率是非常低的,空难的发生概率只有1/14000000,远远比其他交通工具发生危险的可能性要低得多,但是人们总会觉得坐飞机比坐汽车要更危险一点。
所以通过这些事情,我们不要企图通过跟孩子说你不要怎么样、你不能做什么事儿来摆脱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去不做某件事儿,他最后,只能想让这个想法、这件事儿变得更容易发生。当然,这里也特别提醒一下,一些触犯原则底线的大问题是除外的。
我们更容易看到的是很多父母经常唠叨,每天挂在嘴上就是不要这个不要那个,所以听完这段之后,这样的行为要重新修正一下,那应该怎么办呢?如果不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有更好的方法吗? 我们先来看一个减肥的实验,加拿大的魁北克拉瓦尔的科研人员进行了一项独特的实验,他们关注的是减肥者应该吃些什么东西,也不去关注减少摄入的卡路里,而是向他们说明哪些食物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这个项目的本身就是要求减肥者来思考自己可以做什么来改善这种健康的状态,比如体育锻炼,而不是思考什么不能做,或者哪些东西不能吃。 那么从本质上说呢,这个研究项目就是把我不能变成我可以,他们让减肥者以追求健康为任务,而不是把抑制食欲当做任务,实验结果发现,2/3的减肥者听从了研究人员的建议,她们的体重显著减少,并且在接下来的16个月里面没有反弹,保持了减肥的成果。相比而言,这些节食减肥的人平均16天体重就会反弹,另外,在参与这项研究后,减肥者对食物的欲望其实降低了,他们在可能爆发暴饮暴食的因素面前也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了。
所以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少一点冷冰冰的禁止,反而让人们更加能控制自己。我们培养孩子也同样如此,一个同学总是上课迟到,以前,他会跟自己说,不要迟到,父母也跟他强调不要迟到,如果以后我们把这些都改成说要提前五分钟到,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孩子也变得更加有动力了,也没那么容易迟到了。当他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更好地达成目标,而不是放在没有达成的恐惧中的时候,结果往往更容易达成。这个道理非常的简单,就像当我们爬山的时候,我们注意力是放在山顶的目标上还是放在陡峭的悬崖峭壁上,这样带来的两个精力状态是不太一样的,前一种带来的是希望,后一种带来的是恐惧和压力。
所以各位父母,如果我们不希望孩子吃垃圾食品,我们就告诉他吃什么食物更好,如果我们不希望孩子打游戏,我们要多告诉他如何去做点别的什么,如果我们不希望孩子写作业动来动去,我们就告诉他如何保持一个正确的姿势会更好。通过这些细节的修正,我相信各位父母,你也会变成一个非常有智慧的父母。
搜索标签: